卢永杰 谢烺俊
卢永杰 谢烺俊:轨道“俊杰”数风流
2021年12月的广州,碧空万里、晴暖明媚,一场岭南竞技盛会——广东省第二届世界技能大赛在此拉开帷幕,这是广东省规格最高、规模最大、水平最高、影响最广的综合性职业技能竞赛盛会,在12月3日-5日的比赛中,全省共有23个代表团706名技能健儿参与60个项目竞技。在本次大赛轨道交通车辆技术项目的比拼中,广州市交通技师学院的组合卢永杰、谢烺俊力克来自全省的高手,脱颖而出,夺得该项目的金牌。
12月7日,刚从闭幕式颁奖典礼上回来的金牌组合卢永杰、谢烺俊就马不停蹄地钻进了学院沙太校区的训练基地,开始总结分析比赛的过程,查找自身的不足,并向着更高的目标——国赛发起冲击!
这一对金牌组合为何能夺得该项目的冠军?他们的比赛过程有着怎样的惊心动魄? 从他们身上,我们能看到交通学子的哪些特质?一切还要从他们选择就读广州市交通技师学院说起!
有一种兴趣 激发拼搏信念
“从小就喜欢玩电子机械产品,没来交通之前,我一直玩无线电,还在市级比赛中拿过奖。”不善言辞的卢永杰说起自己的兴趣爱好,眼神里有光。因为喜欢玩电子机械产品,在妈妈的鼓励下,2018年,他来到了广州市交通技师学院就读城轨专业。进入学校后,他在专业上刻苦学习,积极参与各类竞赛,市赛、省赛都留下过他的身影。
而比起卢永杰的内敛,谢烺俊则是直言不讳,“我爸爸就是搞技术的,数控技术那一块,我觉得他特别牛,我想比他更牛”,而说到专业的选择,他的理由竟是:“那些小车我觉得太简单了,对我来说没什么难度,所以就来读轨道车辆了。”这个坦率可爱的小伙,2020年才入学,2021年就拿下了省赛的冠军,用行动向他的老爸证明了他确实很牛!
在技能成才的路上,如果兴趣是最好的敲门砖,那么拼搏才是通往梦想的唯一“捷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个一个程序打磨、一次一次设计调试、一回一回精心操作……金色奖牌,磨砺而来!
为备战这次的省赛,早在当年暑假伊始,学院就在内部开始了选拔,卢永杰、谢烺俊经过三轮选拔,最终于7月底成功组队。从组队那一刻起,“俊杰”组合就进入了“沉浸式”训练当中。“我们约定,周一到周五每天早8点到晚8点,周六就早8点到下午5点,周末休息。”实际上,他们这半年基本没有周末,也基本没有离开过学校。
有一种默契 叫做心照不宣
轨道车辆技术项目是两人成队的团体项目,在考验技术的同时,也非常考验两个队友之间的默契。在“俊杰”组合里,卢永杰稍微腼腆,专业功底扎实,话不多但是非常谦虚;而谢烺俊年纪小,想法多点子也多。
一开始的时候,他们也有非常多的磨合,在训练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分歧,但是两个人从不争吵,只是不断探讨沟通。在不断的磨合中,“俊杰”组合形成了“心照不宣”的默契。
“他是半个师傅!”这是谢烺俊对卢永杰的评价。因为年纪小,比卢永杰低两届,专业功底不够,在训练室里面,谢烺俊问题非常多,但是卢永杰总是不厌其烦跟他讲,将自己知道都传授给这个小弟弟。
“我就像多了一个弟弟吧!”在大半年的陪伴里,卢永杰也早已把这个搭档当成了自己的小弟弟。
“俊杰”组合在训练过程中,各取所长,既有个人的优势发挥,也能灵活应对各个操作模块,两人互为AB角。轨道车辆技术项目的比赛中,需要一个人操作一个人纪录,而且要随时向裁判通报操作进度,卢永杰回忆他们的训练过程,在向裁判通报时,他的声音总不够洪亮,于是谢烺俊就会帮他重复。而谢烺俊则认为自己有时候心态不好,卢永杰就像他的定海神针,让他在关键时刻更从容稳定。
有一种从容 来自专业自信
轨道车辆技术项目一共有受电弓、车门、空调系统和整车系统四个模块,比赛时长达600多分钟,延续三天。对于选手的耐力、应变力、心态各方面都是全面的考验。
此次交通“俊杰”组合征战省赛也并非是一蹴而就。在第一天的车门控制模块,由于判断失误,导致参数不准确,他们的车门一度无法开合,在第一天3个小时的比赛中,他们花了40分钟来调试车门。“刚开始还是蛮着急的。”谢烺俊回忆道“不过后来,我们经过商量,慢慢调试,终于还是成功了!”在经历第一模块的失利后,两人调整心态,从容迎战,最后终于拔得头筹!
比赛结束后,成绩并不是第一时间公布,而是隔天12月6日才收到消息。当时,“俊杰”组合正在闭幕式现场彩排,“当时,彩排通过舞台站位,我们就知道我们应该是金牌。”卢永杰回忆道“第一时间还是觉得很高兴的,但我们只是暗暗窃喜,好像有点意外,但是又好像应该是我们的。”
竞赛既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检验,更是学院教学成果的展示。卢永杰、谢烺俊所在的城轨专业,是广州市交通技师学院的市级特色专业,也是学院的竞赛奖牌大户专业,这里既有国赛、省赛选手,也有省队教练。“我们的教学和竞赛应该是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的,得益于竞赛我们有了集训基地,我们能接触到行业最前沿最先进的技术,将竞赛的标准放到我们的教学里面,去检验我们的老师和学生,提升了他们的水准,同时也促进了我们竞赛水平!”城市轨道专业带头人黄洛宁老师的话,道出了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专业建设思路和金牌成就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