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敬霖

发布时间:2023-11-21

郑敬霖:辛辛耕耘,终见甘霖


人物小档案

郑敬霖  交通运输产业系飞机维修高1801班

目前为46届世界技能大赛飞机维修项目国家集训队选手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技能大赛飞机维修项目第二名

2020年国家奖学金获得者

 

2020年12月13日晚,广州琶洲国际会展中心,郑敬霖的高光之夜。

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闭幕式暨颁奖典礼上,当主持人念到飞机维修项目第二名时,郑敬霖的名字出现在了大屏幕上。从台下坐席走向领奖台的这段路,郑敬霖显得有点紧张,“后背冒起了一点冷汗”。

第一次参加国家一类的重量级技能大赛,就以这样的成绩登上荣誉台,郑敬霖既雀跃又满足。当会场响起自己的名字的时候,他全身都热了起来,心跳也加快了,站上颁奖台后他向教练用力挥着手。

 

越努力越幸运

“全国第二名这个成绩已经超过了我当时给自己定的目标。在比赛中,我也把自己真正的实力发挥出来了,所以我对这个成绩感到非常满意。”郑敬霖开怀地说。

他的经历,有力地证明了“越努力,越幸运”这句话。

郑敬霖介绍,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飞机维修项目中新增了一项技术含量很高的模块——复合材料修理,导致他在备赛的时候,颇有点不知所措,不过还是第一时间通过网上资料和书籍进行学习对这个模块的补强。“没想到上了赛场后,我在这个模块竟然化压力为动力,发挥出了比平时成绩更好的表现!”这让他十分惊喜。

这份惊喜并非无缘无故。直到比赛前一晚,在酒店房间里,这个少年还在自己的脑海里模拟各个模块比赛时的操作细节、自己在比赛中可能会遇到什么困难及其解决方法。

因为比赛汇聚了全国最优秀的技能精英,总时长共16小时的比赛竞争极其激烈,用“惊心动魄”来形容也不为过。郑敬霖回忆,在比赛的时候,在进行到部件拆装时,他特别紧张,“不过还是很快地调整好了心态,最后还是掐表完成了”——他将之归功于平时扎实的训练。

国赛之后,郑敬霖被选入国家集训队,如今正在为争夺第46届世赛国家代表选手的资格而刻苦训练中,“一般连续训练4、5个小时,有时候会练到晚上10点之后”。他表示,平日的集训氛围还是比较紧张的,毕竟到了这个阶段,选手的技术水平、学习能力和扩展能力都很强,导致大家谁也不会有一刻的松懈。“在一次拆装项目的训练,我的手指头都磨出了水泡。”集训虽苦,但郑敬霖十分享受这个过程,“因为能学到很多在学校学不到的知识。”

 

与交通学院,是一场美好的相遇

面对接下来的路,郑敬霖很清楚自己该怎样去打拼。比赛比拼的是技术,但又不仅仅是技术的较量,而是集结技术、素质、细节、毅力等的综合能力。

几年前,郑敬霖不会预料到,自己今天会走到这么远。

是什么支撑着他?一番思考后,郑敬霖觉得,是兴趣。是啊,做喜欢和擅长的事情,精力和才能都会欣然而至。

郑敬霖自述动手能力不错,从小就比较喜欢拆装家里的机械类小物品,而飞机上也有一些精细的部件拆装让他觉得很有挑战性,在偶然的情况下了解到学院的飞机维修专业口碑不错,“所以我就来到了学校学习飞机维修”。

这是一场美好的相遇:郑敬霖来到了一个高效提升自我的平台,学院得英才而育之。

教练和任教老师们都很喜欢郑敬霖。在他们眼里,这是一个特别纯粹、专注、刻苦的孩子,不管做什么事,他都要以做得最好为目标。这种“仰望星空 脚踏实地”的态度和行事原则,不仅让他得以进入世赛国家训练队,也让他捧回了2020年国家奖学金。

平时也有不少同学问他学习好的“秘诀”。他每一次都不吝分享,“当你遇到问题的时候,先不着急问老师,可以先自己思考一下,再把自己思考后的解决方法告诉老师,确认是否可以这样做还是有更优的解决方法。这就是我的成绩好的秘诀。”

如果说这种“思考法”效果因人而异,那么“勤奋法”一定适用于所有人。郑敬霖说,他取得如今的成绩,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自己“足够勤奋”,在备战国赛的时候,他每一天都准点到训练场地开始训练,能为一些细节上的操作加练到很晚,晚到凌晨四点的学院和清晨的鸟鸣都成了他深刻的回忆。

如今,郑敬霖备战世赛的训练仍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

如果最终能代表中国出征第46届世赛,会如何表现?如果世赛比赛结束了,最想做什么呢?

一切一切的美好,而今只是想一想,就像脑海中偶尔涌动的一片浪花。而今,训练是主业,远征是目标,青春的光芒将在苦训的汗水中折射而出。加油吧,少年!